我校创建于1968年,1990年异地新建。学校占地面积27473.1平方米,建筑面积8351.7平方米。现有教学班13个,在校学生614人;在编教职工50人,专任教师44人,其中昆山市学科带头人5人,教学能手4人,教坛新秀6人。学校坚持“笃行致远,构建和谐”的教育理念,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不断加强教育管理,高度重视德育工作,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和教育信息化,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先后被评为“昆山市文明单位”、“昆山市德育先进学校”、“昆山市综合治理先进学校”、“昆山市绿化达标学校”、“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学校”、“昆山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先进学校”、“苏州市语言文字规范学校”、“苏州市教育信息化实验学校”、“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昆山市绿色学校”、“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学校”,连续六年跻身昆山市初中教育质量综合考评八强之列,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教育设施不断完善
近年来,学校紧紧依靠政府支持,不断改善教育设施。
1.改造完善基础设施。改造校舍。2005年12月,创建“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对教学楼外墙和教室进行了粉刷并贴上墙砖,整修了教学楼屋顶;改造了食堂和厕所,治理了小河道;更新了校门,增设了不锈钢宣传橱窗。改善设施。创建“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期间,整修了250米运动场跑道,新建羽毛球场和排球场各1片、水泥乒乓台8只、升旗台一座。之后,增加篮球场一片,增添安全消防栓,建筑沿河栏杆,加高走廊栏杆。
2.优化配置教育设施。在创建“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基础上,争取政府支持,投入60万元用于设备设施改造:增添教师办公室电脑12台,共有电脑124台,其中学生用电脑86台,教师用电脑38台,师机之比为1.16:1,生机之比达7.14:1;多媒体教室10只,其中固定教室6只,移动教室4只;建成师生电子阅览室1只;更换物理、化学、生物、劳技实验室桌椅,改善设施;增添音乐美术室设备;添置一批体育器材和实验器材;建成图书室信息管理系统,拥有优质纸质图书24000余册,电子图书5000余册,杂志100多种,生均拥有图书48册。2006年11月成功创建“苏州市教育信息化实验学校”,各室采用微机管理。
3.美化校园育人环境。增加校园绿化面积,整修校园绿化,所有绿化分块划归各班管理,校园内树种多达几十种,花开四季,花香弥漫;设置校内宣传画廊,定期进行政策法规、安全、青春期生理心理健康、革命历史、科普知识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各办公室、专用教室、实验室、餐厅张贴管理制度、书法美术作品,教室和走廊贴上名人名言,正对大门的天桥上“笃行致远”四字校训与花圃内巨石上的“天道酬勤”相得益彰。充满自然气息和人文特色的校园环境,对规范学生行为、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教育管理不断加强
健全规章制度。根据教育发展的需要,学校健全了校务公开制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班主任管理制度、教学质量考核制度、财产管理制度、教育收费和财务管理、教职工岗位纪律制度和安全工作制度。制度的建立和检查保证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形成整体合力。学校领导班子确立全心全意为教职工服务、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思想,严以律己,奉公守法,努力做好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基础上通力合作。教导处、教科室、教技室 “三教合一”,相互合作,形成合力;德育处和团队组织一起办公,形成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合力。学校管理科学化、高效化。
营造和谐氛围。和谐教师关系,教师真诚合作,取长补短,相互尊重、信任和理解;和谐师生关系,教师主动与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体现民主平等;和谐干群关系,领导与教师真诚相待,教师通过教代会或与领导交谈形式反应情况,领导坚持服务教职工的原则,深入教师,听取教师意见,主动关心教职员工的工作、生活、身体情况,帮助教职员工排忧解难。
三、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端正办学思想。组织教职员工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程标准》,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实践公平教育思想,不分快慢班,不办重点班,按规定编排班级。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开齐课程,上足课时,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和作业量。每学期进行2次考试,取消学生考试成绩排名,节假日无整班补课现象。
强化德育工作。实行全员育人。德育处组织指导德育工作,努力做到早预防、早制止,做到防患于未然。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注重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明确德育内容。将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安全劳动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作为主要内容,并加以分解细化。丰富德育形式。开展主题班会、法制宣传、观看电影及影评、国旗下讲话、德育基地教育活动;召开家长会,沟通与家庭联系;畅通学校与村、派出所、司法办、街道办的联系。落实德育措施。实行每两周一次的班主任例会;对班主任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建立班主任详访记录制度,加强课间巡视,加强“八项常规评比”。
提高教学质量。推进课程改革。制订课改方案。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制定了学校第二轮课程改革方案,并认真组织课程改革校本培训,引导教师确立正确的课程观,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全员参与实践。将课改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广泛开展课堂课改背景下教学研究和实践,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四年多的课改实验,教师的教学观念逐步更新,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课堂中的民主平等的气氛逐步形成,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得以体现,课堂教学开始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开发校本课程。根据本校实际,历时一年,开发校本课程《亲近诗歌读本》,分初一卷、初二卷、初三卷,每卷有两个单元,每个单元有10首诗歌,10首诗歌中有古诗3首,现代诗4首,外国诗3首。初一、初二、初三每周安排一课时教学。近三年的教学,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抓好教学过程管理。抓备课。以备课组为单位,认真钻研教材,广泛开展交流,互相取长补短。抓课堂教学。重点调控课堂气氛,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育手段,努力形成课堂教学“实、活、精、新、巧”的特点。抓教学研究。学术学科带头人上好示范课,接受教师评议;每位教师上公开课,教研组进行交流探讨,开课教师作好教后反思。组织评优。组成评优小组,在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中开展课堂教学评优活动,近三年有多名青年教师在市级课堂教学比赛中获奖。
三年中,有18人获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省级二三等奖,12人获江苏省初中数学竞赛一至三等奖,12人获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省市级奖,10人获江苏省初中化学素质与实验能力竞赛省市级奖,16人获昆山市作文竞赛二三等奖,5人在江苏省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
重视体卫艺工作。建立体育卫生工作领导小组。体育工作做到场地、器材、经费三落实,保证学生每天活动时间在一小时以上,每年进行一次田径运动会,学生体育达标率保持在98%左右,多名学生被苏州体校柔道和水上项目录用,获2007年昆山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总分第6名。按规定建立卫生室,配备卫生保健员,上好健康教育课,学生健康教育知晓率达100%。加强食堂饮食卫生管理,制订《食品工作人员卫生职责》,杜绝食物中毒事故。组织开展系列文艺活动,参加市文艺汇演并连续三年获三等奖。
四、教科水平不断提升
加强理论学习。组织教师阅读《人民教育》、《江苏教育》、《江 苏教育研究》、《苏州教育》、《苏州教育研究》等教育杂志,要求教师做好读书摘记,写好心得体会,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科研工作能力。学校教科室要求教师每年阅读教育专著1本,每学期进行1次教师理论学习检查,检查结果纳入教师年度工作考核。
开展课题研究。“十五”期间,承担苏州市级课题《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 2005年11月完成结题。十一五期间确立苏州市级规划课题《教师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该课题方案获昆山市课题研究方案评比二等奖。该课题已完成片级和校内开题,子课题已落实到各教研组,教师已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开始研究。
获得科研成果。校刊《玉石教育》连续5次获昆山市校刊评比三等奖;近三年中,教师在江苏省级发表获奖论文31篇,苏州市级发表获奖论文6篇,昆山市级发表获奖论文20篇。
五、教师素质不断优化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班子成员清正廉洁,团结进取,协调能力和服务意识强。班子成员均为教学骨干,学历均达大专以上。实行校级领导向教代会述职制度。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建设。组织教师认真学习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爱岗敬业、廉洁奉公、为人师表。重视业务进修。鼓励教师参加本科函授、自考,督促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普通话等级考试、多媒体教育培训及班主任培训,支持教师参加学科教学研究性学习培训及各科教科研培训。目前,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具有本科学历的占68.2%,推行导师制。通过实践锻炼,导师传帮,关注激励,一大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多名教师在昆山市评优课和基本功竞赛中获奖,先后培养了15名昆山市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和教坛新秀,7名校级学科带头人。
六、办学特色日渐鲜明
学校始终坚持建设“有涵养的学校,有素养的教师,有教养的学生”的办学目标,形成了一定的办学特色。
质朴,散发出泥土的清香。质朴体现在抓好各项常规管理上。常规管理依据学校实际,讲求实效,体现出操作性强、质朴的特点。学校制订了《石牌中学师德规范》、《教师上课要求》、《教职工岗位纪律条例》、《教学常规考核条例》、《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备课组长工作职责》、《班主任工作职责》、《班主任一日常规》、《班主任考核条例》等,对师德规范、教学过程、班主任工作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制订了《石牌中学学生一日常规》,规范学生在校行为。
质朴体现在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研究中。重视相关新课标解读文章的学习,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切实提高实践能力;将新课程研究与教学实践结合,指导教师在教学中发现问题,以备课组为单位确定研究课题,写出研究方案,作好研究记录,写出研究总结;指导教师进行课改后试题的研究,把握试题走向,给每个教师一份新课标、一份中考试卷汇编。教研活动每周安排二节课,一节课听课,一节课评课,或一节课理论学习,一节课讨论交流,活动均有详细记录;每学期进行公开课观摩活动,鼓励教师教学创新,但绝不搞一刀切。课堂教学全在突出一个本真、质朴、自然和清新。
质朴体现在人情的率真上。一把手校长、中层领导、普通教师,说的是质朴的话语,做的质朴的工作。在清贫的教学中坚定着“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信念,坚持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奉献精神。教职工以各自的勤劳和智慧描绘着学校教育教学的蓝图,铸就了学校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合作,点燃信任与智慧的火花。领导十分注重与教师的心理沟通,取得教师对学校各项工作的理解支持,校长经常找教师谈心,了解教师的思想感情,尽全力为教师排忧解难。
教师之间教学上相互透明。一起研究教材,一起写教案,实行进度统一、作业统一、试卷统一的三统一方法。建立导师制,老教师乐于将经验传授青年教师,青年教师虚心学习,新老搭配默契。
重视教师与学生合作。课堂教学中,教师重视自身对教材的诠释,但绝不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课堂教学中,在注重预设的同时,还适时进行生成。班主任经常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心理,班主任与学生的交流不以威压人,平等进行,走进学生心灵,学生愿意说出心里话。
忧患,增添了不竭动力。教师始终有一种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孕育了一种蓬勃向上的竞争力,竞争成为该校教师教育教学中不竭的动力,而忧患意识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因素。
我们认为,计算机、音乐、美术、书法、劳技、体育兴趣小组办出了成绩,形成了规模,称之为办学特色,这是有形的特色。我们着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那是一种不具体的特色,是特色中的至高境界,我们一直在这样追求着。
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我们将以“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学校”为标准,聚精会神搞教育,一心一意谋发展,以“笃行致远,构建和谐”的办学思路,一着不让狠抓教育管理,扎扎实实加强队伍建设,坚定不移提高教学质量,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积极争创办学特色,为农村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需要。
2007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