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声
一、教学目标:
能够从以“春”为主题的古诗和歌曲中感受、体验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在反复聆听、歌唱《渴望春天》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乐于参与表现创造“春”的音乐活动。
二、教学重、难点
1、歌曲《渴望春天》
2、认识变音记号,学习临时变化音的唱法。
三、教学方法
赏析法、互动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周末有没有到大自然走走啊?你感受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生:发言、交流
师:我发现了(点击课件图片)树木发芽了,小草开花了……
合:啊,春天来了
(二)寻找春天
师:春天在哪里呢,我们来听听歌中是怎么唱的(播放《春天在哪里》)
生:聆听、思考、回答(青翠的山林里、湖水的倒影里、小朋友的眼睛里)
师:春天在大自然里,还有呢?(学生回答不出,可先欣赏,最后让学生找到答案:春天还在文学、绘画、摄影等作品里、还有美妙的音乐里)
(三)感受春天
欣赏配乐朗诵《春》,感受春天。
欣赏诗词,感受春天。
欣赏音乐,感受春天。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唐·贺知章 《咏柳》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朱熹 《春日》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张德兰----《春光美》
杨钰莹----《红彤彤的春天》
小约翰施特劳斯——《春之声圆舞曲》
师:思考在这些作品你感受到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生:春天的风暖暖的,春天的雨细细的,春天的草绿绿的,春天给人的感觉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万紫千红。
(四)渴望春天
师:你喜欢春天吗?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人都热爱春天,音乐家莫扎特就是一个热爱春天的人,他写了一首歌曲《渴望春天》,简单介绍音乐大师——莫扎特
1、聆听《渴望春天》
师:听完之后请你们谈谈你们在歌声中感受到了什么?(让学生熟悉旋律,熟悉音乐,初步体会和感受音乐的意境,体会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
生:我感受到了春天、春天到来、鲜花开放、小鸟歌唱、儿童对春天的渴望心情和愉快的心情……
师:你知道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这首曲子的吗?
2、介绍创作背景,学习莫扎特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乐观向上的精神
3、复听《渴望春天》思考以下问题:
A、歌曲的演唱形式: 1、男声合唱 2、童声合唱 3、女声合唱
B、歌曲的情绪: 1、热烈激动 2、明朗愉快 3、低沉忧郁
C、歌曲的拍号: 1、3/4 2、6/8 3、3/8
(六拍子是由两个三拍子组成的)
4、学唱歌曲
(1)师边弹奏歌谱,生轻声学唱,找出自己认为最难唱的一句。讲解升号,装饰音、休止符、不完全小节、连音线。
师:在这首歌曲中出现了很多的休止符,必须要注意休止。
(2)生随琴轻声的用“啦”来模唱。
(3)学唱歌词并且能有感情的演唱。
(增强了学生对音乐作品情绪的体验,并使学生了解到歌曲的词、曲情绪应一致、和谐。)
5、歌曲表现与评价: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表现歌曲,小组互评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寻找了春天,它在……感受了春天,它是……歌唱了春天,我们喜爱春天、渴望春天。因为春天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更是一个充满生机、充满希望的季节。让我们珍惜这美好的春光,播种希望,收获成功。现在大家可以去感受一下大自然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