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朗读教学
石牌中学 刘 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诗词阅读亦当如此。阅读实践中要注重朗读教学,在朗读中积累、体验、培养语感。今年10月,我在昆山市二中开了一堂公开课——《中秋咏月诗词三首》。一下课,几位听课老师就向我反映,说这一课很令人感动,尤其是学生的朗读,越读越有感情,让听者闻之而动容!其实,我和我那些只有一课之缘的学生又何尝不是被感动了!现在想来,这堂课如果说有什么成功之处的话,那就是教学设计比较注重学生的阅读实践,充分地安排了朗读教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以声入情,以声悟情。他们的心弦被一点一点轻轻地拨动了,情动于中而发之于声,达到了有感情朗读。
下面拟从朗读教学角度对本课课堂教学作一说明: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所选诗词分别为: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宋代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及现代诗人艾青的《我的思念是圆的》。备课时我反复朗读、思考,最终确定了以体会三首诗词内容与感情同中有异的特点来训练有感情朗读的教学思路。为了增加阅读的趣味性,我根据课文特点采用了学生做编者我做读者以“编读往来”的方式展开师生互动,讨论问题来促进朗读。
第一次朗读训练安排在“引入”中。我的引入设计极其简单: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十三课《中秋咏月诗词三首》。请同学们先朗读一遍。因为没有预习,学生朗读前我出示了生字词及其读音的投影,帮助学生准确朗读。另一方面,我还要以这遍朗读为基础进而考察学生对诗词基本内容的把握。设问如下:一、为什么将相隔千年的诗放在一课里?哪里提供了选编标准?二、这三首诗词确实符合标准吗?学生能很快搜索到标题及主要句子来回答以上问题,从而把握了诗词的基本内容:写中秋月,或者说中秋望月。第一遍朗读完成了对课文内容的初步感知。而要对课文内容有深入的了解,就要进一步朗读课文。
第二次朗读训练安排在第三次设问后。第三问有点出乎意料,其实也在情理之中:“今月曾照古时人”,古今共一月。但望月的人不同,望月的情景也不同吧?一问既出,学生马上点头,旋即低头思考、寻找。答案很快浮出水面:王建诗——中庭望月;苏轼词——把酒望月;艾青诗——吃着月饼望月!发现一处,练习朗读一处。例如读“中庭望月”两句,学生起先并不能自觉地读出其中的凄凉之味来。我就问同学们感受到中庭望月的气氛如何,学生马上意识到“冷露无声湿桂花”中特别传达出的凄凉之味了。领悟之后再读感觉就入情了。而读苏轼的“把酒望月”也能因体会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几句幻想的奇特不同于“举杯消愁愁更愁”的痛苦,读来如有奇气;读艾青的“吃月饼望月”那处“望着空中的明月,谁能把月饼咽下?”学生都明白那是因为思念亲人才咽不下月饼,但读不出味道来。我提醒学生“有时候在饭桌上,挨爸妈批评了,心里特委屈,你眼里含着泪,嘴里的饭也难以下咽吧?”这样一来,学生马上心领神会了,他们的朗读也令人满意了。这一次朗读训练我安排在考察学生把握诗词内容同中有异的特点之后进行,训练的也不是整篇朗读,而只是“望月”的情景。我的目的是要由此进入把握诗词中抒发的思念之情,尤其是进一步体会诗词感情同中有异的特点,学会读出其中的不同来。
第三次朗读是范读。朗读前提示学生明白诗词中景语皆情语的特点,明确本课中抒情的句子,完成由内容把握到感情把握的过度。了解中国诗词中“中秋月”几乎是人们寄托思念之情的代名词这一显著特点,并积累相关咏月诗句加以佐证。这才以“诗言志”一说开始范读,要求学生听读,品品思念的滋味。学生培养好了情绪听,而老师确实也读得很投入,这样范读才会产生应有的效果。读后发问:一种思念,谁解其中味不同?前面的情景朗读已经做好铺垫,再加老师范读的感染,学生最容易理解《我的思念是圆的》中那份思念之苦;也能找到《水调歌头》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一句,感受词人以祝福表思念的特殊思念法,并感受词人的乐观情怀;但对《十五夜望月》中思念的体会,学生大都仍停留在“凄凉”这一点上,没有对“不知秋思落谁家”深入体会。这时需要老师提醒,感受其中通过发问及一“落”字所传达的悠然不尽又情深意长的思念之情。注意做好对学生听读的考察,同样能加深体验与领悟,听也是为了读。
至此课文学习进入小结,我说:一样望月,几种情景;一种思念,几样情怀!三首诗词上下千余年,但有缘千里来相会!看到同学们发出会意的微笑,我提出了有感情朗读全诗的要求:你与哪首诗最投缘呢?你能读出诗中思念的滋味吗?第四次朗读——选择性朗读于是开始。老师与同学、同学与同学一起读读评评。有介绍朗读语调的,有指点朗读重音的,大家交流朗读心得。最令人感动的一遍朗读就在这次训练中产生了。这位同学读的是《我的思念是圆的》,可能是前面读《水调歌头》时表现不佳让同学指点了几招,这回他要好好表现一番吧,反正当我提议请曾在饭桌上受过委屈的同学来试一试时,他第一个举起了手,我就毫不犹豫地把机会给了他。他读完了,有那么几秒钟,我觉得我说不出一句话。这位学生用他富有感情的朗读拨动了我的心弦,我相信当时在座的很多人都有同感。真的是:情动于中而发之于声,然后能动人!
然而同样的一堂课,我在另外一个班里上下来,感觉就没有这么顺畅、舒服。我尴尬极了:学生不同了,上课的“情景”也要不同吗?可那明明是同样的内容呀!其实,这样的情形我以前也碰到过几回了。我知道我肯定忽视了一个潜藏的重要问题。尴尬之余,我开始考虑这个问题:我忽视了学生,我知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但我忽视了不同的“主人”有不同的特点。“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形式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教学建议的几句话,希望与我一样遇到此类问题的老师也能因而解惑。
愿以此文提醒自己在教学中常做“因材施教”的现代实践者。
(此文发表于《科教文汇》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