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农村初中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研究》课题方案
[2013-11-24]

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农村初中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研究》课题方案

昆山市石牌中学课题组

二0一二年二月

一、研究背景

1.从现代社会对学校教学的要求来看。21世纪,各种新知识、新技术、新思维不断涌现,一个人即使穷尽一生的时间和精力,也不可能学完所有的知识和技能。21世纪的人才,不只是看他拥有多少知识,更看他具有多少自主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学校教学的重要使命,就是把学生培养成自主的学习者,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终生学习打下基础。于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便成为学校教学的必然要求。

    2.从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来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将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作为重要内容,提倡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而真正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一定是以自主学习为基础的。因此,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成为转变教师教学方式的首要任务。

3.从当前农村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来看。新课程改革虽然走过了十个年头,但目前的学校教学,特别是农村中学教学,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教师几乎承担了教学的全部任务,学生大多被动地接受。教学活动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通过教师的传授,来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是教师备课的中心任务,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做出回答,教师的任务就是努力引导学生,直至学生得出教师预定答案。于是,课堂上教师是“主角”,学习好的学生是主要“配角”,大多数学生则是只是“观众”与“听众”。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与活力,学生的个性、特长及创造性思维能力得不到发展。而课后教师大搞题海战,学生机械训练、重复训练的情况依然较为普遍。这种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内在需求。

4.从学校自身的发展来看。我校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初级中学, “十五”期间,我们开展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研究》的研究,“十一五”期间,我们又开展了《教师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的研究,“十二五”期间,我们选择本课题可以说是前面两个课题的发展和深入。应该看到尽管我们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但教师教学中的诸多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很好更新;课堂教学主体倒置,气氛沉闷,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学生自主学习机会少;学生在学习上依赖性强,学习效率低,学得辛苦,教师搞题海战术,教得辛苦,教学质量提高的空间越来越狭窄,学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面临阻碍。如何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寻求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扩展学生和学校的发展空间,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核心概念

1.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主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我否定、自我选择、自我调控、自我评价反思,发展自身主体性的过程。自主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愿学”,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自主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自主性。

2.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是指以教师的引导为基础,以群体交流为依据,以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主旨,让学生明确目标,研读教材,发现问题,小组讨论,群体交流,教师适时点拨深化。一句话就是先学后教,以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3.农村初中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策略是指立足于我校作为一所农村初中的实情,充分利用我校既有的物质资源、师生资源、文化资源等,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探索出一套适合我校实际,促进农村初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手段、措施等应对行为。

课题界定

本课题界定有三个方面:一是研究必须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和具体操作要求;二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三是学校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所采取的相应策略,它既包含着一定教学理论成分,也是科学高效的操作,它随教学过程发展而调控,是学生自主建构和教师价值引领相统一的过程。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本课题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

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对自主学习及其实现策略,我国教育界早有研究,曾被国家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列为重点研究的课题。我国教育部门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义务教育的教与学进行了深入的调研。调查显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与学的方式以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情况,忽视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面临这种现状,借鉴各国教育改革的经验,我国进行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当推自主学习方式的培养为首要。课程改革引领了关于学生自主学习及策略的深入探讨和研究,许多专家、学者相继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成果。华东师范大学庞维国教授借鉴国外的理论,从学习动机、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学习环境和学习的社会性八个维度对自主学习加以定义。此外,庞维国等人对自主学习还进行了纵向界定,从学习的整个过程阐述自主学习的实质,他们认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品质包括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决策与选择能力、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后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能力三方面。2000年,程晓棠等专家就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发表了许多新观点,并提出了有助于培养自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和活动方案。

早在上世纪70年代,由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和学科教育研究对象和方法的转变,美国等发达国家就提出了自主学习。他们主张学习者与教育者分享控制权,以协商的形式进行学习,主张学习内容要符合学习者自身的需要。于是以学习者本体为中心的教育研究迅速发展起来。美国社会认知学代表齐默尔曼综合各派观点,从多元认知、动机和行为三个方面对自主学习进行了界定,认为自主学习包括三个重要成分:自主学习策略、自我效能感和制定学习目标。另外,齐默尔曼还根据自己研究成果,设计创建了一套帮助学生学会调节学习的系统,即“循环调控”自主学习教学策略,为课堂教学活动中自主学习策略的实施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步骤。

研究价值。理论价值:探索指导农村初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在一定意义上拓展和丰富有关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理论研究,为自主学习的教学理论研究提供一些实证性资料。实践价值:力求通过研究,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要求真正逐步落到课堂教学活动的实处。在研究过程中,让我们的教育管理人员和全体一线教师,立足于我校农村初中的校情,透视课堂教与学的现状,努力发现问题,寻找症结,进而围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开展管理策略、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实效性研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管理人员的教育管理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最终落脚于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优化,保证学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和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

创新之处。为有效突破农村初中学校普遍面临的学习的特殊性、课程资源的短缺和教师专业化能力较低等瓶颈限制,根据教学实施的需要和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管理策略、课堂教学策略的实效性研究,最终落脚于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优化,营造“愿学、能学、会学、坚持学”的学习氛围,保证学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和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

四、理论依据

1.新课程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学习者主动的认知过程,而不是机械地把特定反应与特定刺激联系起来的过程。他非常重视人的主动性,反对把人当作被动的接受者,把学习当作机械训练的结果。他反复强调,不论是认知一个式样,还是掌握一个概念,不论是解决一个问题,还是提出一个科学理论,都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3.以马斯洛和罗杰为代表的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们,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用于学习理论的研究,从而形成了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人是学习的主体,必须尊重其主体的地位,认为学习者能够发展自己的潜能,形成积极向上的自我概念和价值观体系;强调学习者的自我指导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重视情感、动机、价值观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4.当代教育专家庞维国、程晓棠、魏书生等有关自主学习的理论研究成果和成功实际经验。

五、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1.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构建指导农村初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体系,包括教学管理策略、课堂教学策略。

(2)通过研究,建立相应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体系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3)通过研究,逐步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应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逐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学习、自我调控的学习品质和能力,形成 “愿学、能学、会学、坚持学”的自主学习氛围,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研究内容

(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管理策略研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校本教学研究体系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一系列的教学管理方案。通过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规范和考评机制的引领,逐步处理好教与学的交互主体性关系,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最终实现“由教到学”的转变。

(2)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在提倡和实施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科学指导是前提条件和主导。教师应该从施教者转换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学习环境的创设者、学习资源的开发者、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学习评价的参与者、学习反馈的矫正者。我们将研究的基点落实在以学生“愿学、能学、会学、坚持学”为核心构建课堂教学模式,以及总结各种具体的学法指导和自主学习活动方案。通过课堂形式的变革、师生关系的重建,使学生的学习过程逐步由基本依靠教师到相对独立、基本独立,从而不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策略研究

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要做到自主学习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其一是心理要达到一定的发展水平,其二是要具有内在的学习动机,其三是应具备一定的学习策略作保障。我们将研究的基点落实解决学习策略的实效性、递进性和差异性上。学习策略的实效性是指如何有效地进行学习策略指导,帮助学生尽快学会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学习策略递进性是指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分层次地进行学习策略指导和要求,从而构成一个较完整的初中学生学习策略发展体系;学习策略的差异性是指不同学科、不同学习目标上采取学习策略的区别和互补。

 

具体子课题

(1)农村初中学生自主学习障碍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2)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习惯的形成性研究。

(3)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一般教学过程与方法的实施研究。

(4)各学科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5)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

3.研究重点

本课题的研究重点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管理策略研究和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促进初中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前提在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教师的教学价值观和教学行为是在学校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教学研究体系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逐步形成和强化的。所以,我们认为教学管理策略是本课题的突破口。

六、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第一阶段(2011年10月——2011 年12月):

成立课题组。运用文献研究法,认真收集、查阅、分析、整理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结合我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找准课题研究的切入点,形成课题研究的基本研究框架,并形成《课题申报评审书》,撰写课题实施方案,做好开题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2012年1月——2014年12月):

         按照课题组分工,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行动研究、比较研究、调查研究等方法对五个子课题进行具体研究。

第三阶段(2015年1月——2015年3月):

撰写子课题报告,对子课题研究情况进行进行评估和总结,达到预期效果的子课题进行结题工作。

第四阶段(2015年4月——2015 年7月):

(1)汇编课题研究成果集

(2)撰写课题研究总结报告

七、保障措施

    1.组织保证

    课题负责人:龚建中

    课题主持人:陆建平

    课题组成员:金天宏  刘琴  冯彪  温月清  钟海琴  刘晓君

    主要子课题负责人:邹金龙  朱惠良  宋明岐  钱建林  汪卫元

侯学明  王利平  钱  晔   叶建元

    2.制度保证

   (1)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工作例会。

   (2)落实 “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管理意见”。

   (3)完善校本培训、公开课展示、经验交流、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比制度,发挥“名师工作室”作用 。

    3.经费保证

    学校保证实验所必需的经费。如:专家讲座、教师论文评比、公开课展示、外出参观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