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活动(二)
时间 | 2014.12.18 | 地点 | 会议室 | 形式 | 研讨会 |
主持人 | 陆建平 | 应到人 | 12 | 实到人 | 12 |
活动主题 | 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做法 | 记录人 | 钟海琴 | ||
活 动 主 要 内 容 | 一、点划、摘录、整理 1.在阅读时,对材料的重点、难点、要用划线、圈点、加注符号等方式将其突现出来。心理学家对划线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发现,划线能使学生快速找到和复习课文中的重要信息,能使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 2.只要在学习中用得着的资料就要大胆地摘录,以备后用。摘录得来的资料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旧知识,掌握新知识,提高自学能力。 3.通过做笔记,不但可以控制自己的注意和信息加工过程,而且有助于发现新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新旧知识建立联系。具体做法是:在笔记本每页的右边留出空白,记下听课的内容,课后整理笔记,在留出的空白处写上批注、评语、感悟等。 4.把摘记下来的材料进行分类比较、归纳和整理。 二、思考、语言、书写 1.自学者首先应该是思考者。善于思考的人,可以把思路由一点伸向四面八方,也可以把思路由四周汇聚到一点,即要教会学生知识的扩散和汇聚,以达到整合知识的自学能力。 2.学生“想”到一定程度,就要把它“说”出来。要让学生有话想说,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教态要平易近人,不摆架子,让学生充分接受你;要注意说话的情感,让学生感到听课很轻松,很温暖,要营造一种民主的课堂气氛;要有耐心,能够等待学生反应,并善于鼓励学生,让学生敢于说,以增强学生自信心,允许学生答错,并自行改正。中学生在应加强自我锻炼等方面,口头表达的不仅是嘴巴,受益的还是头脑。 3.要想使自己对一个问题的认识趋于完善,在“想”和“说”的基础上,还要靠“写”,这就是文字表达。教师要通过课堂课后作业批改作出口头或书面评语,给学生一个中肯的评价,以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水平。教师要求学生文字表达需要更强的逻辑性,需要观点和材料的有机结合,需要字斟句酌地反复推敲。写的过程常常是再学习、再思考的过程。 三、阅读、议课、钻研 1.阅读是要求潜心攻读。基础性的书,经典性的书,与中考高考有关的书,都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量力而行。力求达到学生对问题理解的深度,这是精读;泛读就是浏览。浏览要抓住特色,重复的内容一带而过,可以按部就班地顺读,也可以跨越式地读,进行单项突破。 2.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之间的信息、成果的交流,观点的互补,主意的引发,毅力和信心的互勉。自学需要集思,需要互议,即鼓励学生课后与授课教师共同参与议课活动。 3.学生自学,不但要有“挤”劲,还要有“钻”劲。教师推荐教辅资料给学生,鼓励学生刻苦钻研地自学,补充对教科书重难点、考点知识的深入理解。 |